时间:2024-07-08 14:33:30
界面新闻记者 |
1月25日,国新办就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肖远企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明确了“认房不认贷”的住房信贷政策。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16条”支持措施,并研究确立首套房贷利率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下调了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引导银行降低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这些政策措施对于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稳住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已经并且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1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企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肖远企称,目前,银行对房地产融资渠道,一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按揭贷款)。截至目前,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余额分别是12.3万亿元和38.3万亿元,2023年分别发放了开发贷款3万亿元,住房按揭贷款6.4万亿元。二是银行投资房地产企业债券,去年末银行购买房企债券余额4275亿元,银行投资房地产企业发行的债券金额也是比较大,2023年比2022年增长了15%。此外,银行在2023年还向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并购贷款、存量展期贷款,这两项加起来超过1万亿元。
在保交楼方面,截至2023年底,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绝大部分都已经投放到项目,商业银行还提供了相应的商业配套融资,确保“保交楼”任务完成。
肖远企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评估协调机制推送的支持对象,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要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更大力度地支持。
“近期,我们还将召开相关工作部署会,要求银行尽快行动起来,在城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下,与住建部门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二是指导金融机构落实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与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通知允许银行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对经营规范、发展前景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国性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对这些房企发放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用于偿还房企的存量贷款和他们发行的公开市场债券。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一政策的核心要点在于,对于商办等物业落实抵押和贷款工作,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此类资金有三种用途,即与物业本身相关的经营性资金需求、偿还当初建设或购置物业所形成的贷款和股东借款等、偿还存量房地产领域相关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此类贷款具有补充流动性和缓解债务压力的双重功能。
严跃进分析,这一政策最大特点是,在此前金融16条和“三个不低于”的政策下,将经营性物业贷款纳入房地产贷款范畴,使得房贷的投放范围更加广。此外,从政策涉及面来看,按照商办物业占房地产物业的比重计算,房企可以增加10%的融资额度。
三是要继续做好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门,因城施策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指导督促银行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资需求。
四是指导和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并且要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